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叫“马太效应”的心里观点。
马太效应,一种强者愈强、弱者愈弱的现象,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、教育、金融以及科学领域。
圣经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里有一则寓言: “凡有的,还要加倍给他,叫他多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”。表面看起来“马太效应”与“平衡之道”理论相互矛盾,与“二八定则”类似,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“平衡之道”的一个极端表现。
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,它反映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一种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。
例子一
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中的一则寓言:从前,有一位国王想进行一次长途旅行。临走前,他给了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,说:“我回来的时候,你去做生意,来看我。”国王回来后,第一个仆人说:“主人,你给我的银子我已经赚了十锭。”于是国王给了他十座城。第二个仆人报告说:“主人,你给我的银子,我已经赚了五锭。”于是国王赏给他五座城。第三个仆人报告说:“主人,我被一块手帕包裹着,生怕丢失你给我的那一锭银子。
于是,国王命令把第三个仆人的银锭交给第一个仆人,说:“谁少了,就把他所有的都带走。无论什么,给他,越多越好。”这就是“马太效应”,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,即赢家通吃。
例子二
从DOS到Windows系统,微软一直占据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%以上的市场份额,这为它积累了巨大的声誉。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开发人员不会再与微软合作开发另一种“不兼容”的产品或系统,因为这无异于自掘坟墓。换句话说,微软不必考虑与他人的兼容性,但其他人必须考虑与微软的兼容性。影响不大的产品,即使性能优异,也不能享受这种待遇。
马太效应的优点:
“马太效应”的启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,只要一个人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,他就会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过程中受到鼓励。消极的一面是,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毅力,马太效应将成为逃避现实和拒绝努力的借口。如果你的态度积极而坚持不懈,你将获得精神或物质财富。获得财富后,你的态度会增强你的主动性。在这个循环中,你可以充分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。
马太效应的弊端:
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:
1.我们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,只反映数量上的变化,忽视性质上的变化,不能用来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;事实上,在客观世界中,一切都遵循发生,发展,成熟,衰老,毁灭的规律,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。
2.它不具有普遍意义,而是一种短期趋势理论假设,难以证明普遍真理。例如,很难解释许多领域的“后发优势”现象。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