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在谈到公益或慈善时,总喜欢说:“等我有钱了,我一定会做的!”
言下之意,是说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事,没钱的时候啥也不用做。
公益慈善真的是有钱之后才能做的事吗?事实并非如此。
比尔·盖茨讲过一个故事:
当年我还没有钱,也没有名。
有一次在纽约机场我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,想买一份报纸,但口袋里零钱不够,所以决定不买了,就把报纸还给他,告诉他零钱不够。没想到小贩说:“这份报纸免费送给你。”在他的坚持下,我拿了那份报纸。
很巧,两三个月之后,我抵达了同一座机场,发现自己零钱又不够,那个小贩又送了我一份报纸。我拒绝了,告诉他:“我的零钱不够。”
那个卖报的小贩说:“拿去吧,我从我的利润里拿出来和你分享的,我没有赔钱。”
19年之后,我出名了,大家都认识了我,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小贩,我想去找他,谢谢他。一个半月过去了,我找到了他。
“你还记得我吗?”
“当然记得,你是比尔·盖茨。”
“你还记得你免费送给我报纸吗?”
“记得啊,我一共送过你两次。”
“我现在要回报你当时给我的帮助,你要什么?只要你告诉我,我就去实现它。”
“先生,你不觉得这样做,不能和我给你的帮助相比吗?”
“这怎么说啊?”
“当我只是一个穷小贩的时候,我帮助了你;现在你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,而你试着帮助我,你的帮忙怎么能和我的相比呢?”
当时,我才体会到那个小贩比他还要富裕:因为这个小贩没有等到自己有钱,就开始帮助别人了。
个人为什么应该参与公益慈善?
这是因为,公益慈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不仅相关的社会问题会影响我们自身的利益,困境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如何也可能影响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。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,为困境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公平的权利和机会,整个社会秩序和环境得以良性运行之后,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中受益。
比如环境问题,空气、水源、土壤被污染后,无论穷人富人,所有人都会身受其害,政府实施环保政策,限制和处罚污染企业,企业推出低污染生产线,减少有毒有害废物排放,研发环保产品和设备,环保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倡导,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,推动环保立法,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……环境得到改善之后,受益的也将是所有人。
再比如,关爱残障人士,消除歧视,推动无障碍建设,当下看来是残障人士受益,但长远来看对我们自己也是有益的,在残障群体和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之后,未来的我们也可能受益于没有歧视,人人都被平等对待的社会环境。
通常情况下,个人在自愿、力所能及的原则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公益慈善,与生存、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不矛盾,可以将公益慈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。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将蕴含着“正能量”的善意和责任注入自己的生活、工作之中,并越来越广泛地传播开来之时,公益慈善才能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事业。
公益慈善论坛自创办以来即倡导“天天公益,人人慈善”理念,就是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,或借助适合的平台,将个人的善念与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的生活、工作之中,为推动社会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,在完善和丰富人生的同时与世界互利共生。所以,公益慈善应是“众愿所成”之事业,是每个人的自觉自愿之后参与的事业,而不是少数有钱、有闲阶层的专利。无数个人的微力付出,是促使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强大动力。
因为,这个社会,这个世界,属于我们每一个人,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和努力。比如目前网络上来自水滴筹、轻松筹等多家大病众筹平台的求助信息铺天盖地,如此庞大的救助需求肯定不是几个有钱的慈善家能解决的,必须全民参与才行。除了民间自救,富帮穷,穷帮穷,更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积极鼓励公益慈善组织发展。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