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一生,追求快乐,究竟何为快乐?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,总是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口渴难耐时,一杯可口的淡茶就是快乐;饥寒交迫时,一件遮风挡寒的棉衣就是快乐;困乏疲倦时,一个酣畅香甜的睡眠就是快乐。
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
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:“君子有三大快乐,父母健在,兄弟平安,这是第一大快乐;上不愧对于天,下不愧对于人,这是第二大快乐;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,这是第三大快乐。”
一、天伦之乐: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”
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,特别重视人伦亲情之乐,名之曰天伦之乐。
虽然每个人都在家庭中诞生,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这种天伦之乐,一次意外就可以无情地夺去亲人的生命,一次争吵就可以暗淡兄弟姐妹的情谊,天伦之乐看似有血缘的保障,但却是很脆弱的,所以父母兄弟都健在而没有灾患,岂不是君子一大乐事!
须知不能享此天伦之乐者在在皆是,孤儿父母双亡,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难聚,留守儿童一年难见父母一面,车祸时时在意外,病魔时时在作怪,兄弟隙于阎墙也不在少数,天伦之乐,岂非难得!岂能不珍惜!
二、成德之乐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
俯仰无愧于天地人我,这是君子的第二种快乐——成德之乐。
成就自己的德行,这是做人的本分。一个人道德感越强,就越容易生起愧疚感,因他时时反观自己的言行,时时反省自己对家庭、对朋友、对社会的未尽分处,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,实是为我们确立了道德检验的心理标准。
三、师友之乐: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
师友之乐突出表现在师生关系中,对老师们来说,得到天下优秀的学子而教育之,是他们最大的快乐;而学子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则是他们最大的欣慰。
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谋略家教育家——鬼谷子,深明刚柔之势,通晓纵横捭阖之术。著名的军事家孙膑,纵横家苏秦、张仪都出自他的门下。鬼谷子将自己毕生所学授予弟子,他的得意弟子们在各诸侯国脱颖而出、叱咤风云,辅助明君,成一方霸业,留千秋功名。这也应是作为师者的荣幸和快乐吧。
天伦之乐,成德之乐,师友之乐,虽然在孟子看来是君子才有的三种快乐,但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三种快乐,天伦之乐源自天然的血缘关系,成德之乐出于人之为人的道德实践,师友之乐虽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中,但也表现在父母望子女成才的期望中。快乐虽然因人而异,但君子三乐却是快乐的最大公约数,需要我们去珍惜、守护。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