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人而论,品性与先天(基因、血缘)等有关,是宇宙法则,是天道;而德性属后天教育的结果,是人为的结果,是人道。
如是,我以为,孟子指出的“人之四端”,当属于品性而非德性。而非当下一般常说的“人之四端”指的是德性或者德行。
孟子说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”,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
孟子还把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,分别定义为仁、义、礼、智,说:“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”他特别指出:“若夫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”只不过是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”
孟子举得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“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;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,非恶其声而然也。”
有人正是基于了德性这个前提,于是在“性善”还是“性恶”上往往争论不休。回归到孟子所说的“人之四端”,应该明确此非德性而是品性问题。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通过“德性”教育,引导人(孩子)回归本性、回归品性,而非用“德性”绑架人(孩子)。
因为,高级的人的活法靠品性,不靠道德。(曲黎敏语,我赞成。)
由是,孔孟之道是不是也就超越了其后的旧礼教!?
大家都在看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