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代销点是过去社会计划经济下的产物,它的真实名称为”×××乡×××供销社×××大队或者是×××村代购代销点,它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政府出资一部分,当地村民按股权投资一部分组成,它的营业方式是担任着当地农副产品的收购,与当地农村农民的生活物质的计划供应。
农村代销点属于集体资产,统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,统一南百货,包括肉类产品的零售价格,统一到指定的供销社去进货,售货员一般都是拿集体工分,供销社每个月派员下到村代销点进行检查盘点一次,出入资金货物必须要对帐,报损商品可以向上级供销社部门申请报损
上报销,但是你售货员不准个人贪污,不准掺假掺杂,不准短秤少两,平时还要接受着乡政府,供销社,村民委会,村民的监督检查,可以说那时候的农村代销点可正规多了。
农村代销点每个村只可以申请一个,每个代销点的铺底总由上级供销社发放资金3000元货物,按现在的物质价格来计算的话,也相当于在30000元以上了,铺底资金看来也不少了。
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放开,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,在农村七星老农家乡边远山区,八十年代后代销点还持续了几年,那时候代销点还是必须要到供销社去进货卖,可是售货员的工资变了,由于承包到户了,村集体不再负担售货员的工分了,那就改为由供销社在所进货物中返回3%的利润,作为售货员的工资,多劳多得。
我曾经记得到了八六年的时候,我们当地农村的代销点统一改为了经销点,由个体户经营,供销社也统一收回了那3000元的铺底资金,而那时的经销点被称之为个体经营户,经营者必须要向当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,税务登记证,烟草证才允许经营,而那时候经销点规定的利润在15%以下,不得乱抬物价。
到了现代农村社会,农村村个体户越来越多,村里的经销店竞争十分激烈,再加上农村人外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,大型连锁超市也进入了农村市场,以七星老农个人之见,现在的农村小代销点盈利还是微薄的,只有中老年人仗着自己家的房子,不要付房租,仗着自己在当地人脉关系广,才能够赚点养老钱罢了。大家认为呢?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!谢谢大家!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