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1世纪,一种原本很常见的东西很可能会变成稀缺资源,价格涨到天上。这种东西就是沙子。
沙子是目前全球开采和交易量第二大的资源,仅次于水。其中一大半沙子是用于建筑业。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规模不断加快,基础建设消耗的沙子吨数达到天文数字。
撒哈拉沙漠一带的非洲国家岂不是要发大财?当然不可能,因为沙漠里的沙子太光滑细腻,没办法粘接在一起,不能用于制作混凝土。建筑用沙主要是河沙、湖沙和海沙。沙漠中的迪拜,还得从澳大利亚进口沙子用来盖房子。
卖沙子没有技术门槛,利润也很高,因此成了一门暴利生意,连黑帮都盯上了。在世界上很多地方,比如印度、南非、墨西哥,都发生过暴力抢夺采沙的河道和海滩的事件。在北美洲的牙买加,全副武装的地方黑帮会在半夜来到海边,拖走成袋的沙子,然后卖给开发商。
在中国,对建筑用沙需求很大,采沙卖沙同样是一门获利颇丰的生意。
早在九十年代,几个人合资搞一条中小型的采沙船,一晚上能采1000多吨沙子,一吨二十多块钱,一晚上毛利润就是两万多。
2008年基建大潮开始之后,沙子需求量更大。中国每年沙石用量占全世界消耗量的一半,过去几年消耗的沙子总量,已超过美国上世纪100年的消耗量。2020年,沙石消耗总量将近180亿吨。单单广东省,一年就消耗了将近13亿吨。沙石行业产值一年达到一万亿元。
沙子的价格也像坐上火箭。2009年以来,沙石价格从不足40元/吨,涨到了近100元/吨,涨幅超过200%。据百年建筑网数据,截至2021年5月18日,沙石均价114元/吨。
在广东,一吨河沙价格甚至超过两百块钱。有的地方一度达到230元到280元。
在巨大获利的吸引下,一方面是许可证的价格水涨船高。据《经济观察报》前两年报道,珠三角某地级市的采沙场五年经营权的总价超过1.3亿元。另一方面,偷采盗采事件增多。有的人办了《河道采砂许可证》,但是非法超时间、超范围、超标准盗采。有的团伙干脆连许可证都没有,晚上把船开到河里偷偷摸摸地干。一艘船一晚上就能采几十万元的河沙,如果几艘船同时采,一个晚上就上百万元了。
但是,情况有了变化。全国采沙场整治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,并在2018年3月后逐渐达到高峰,许多地方关停采沙场的比例达到九成。沙子供应量急速减少,市场面临沙子紧缺的情况。
治理采沙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:
一环境整治。现在环保是一道红线,早期的粗放式采沙对环境损害很大,必须叫停。
抽沙泵会吸走鱼虾和水生植物,破坏生态系统;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,威胁用水安全。鄱阳湖的水位逐年降低,其根源就在于采沙过度。密集挖沙也使得长江流域的濒危动物白鳍豚已经绝迹,江豚数量也大幅减少。
过度开采沙会形成深坑,出现漩涡,加剧河岸冲刷流失,导致沿岸桥梁、河堤和建筑物的地基外露,造成倒塌危机,危及防洪和河道安全,危及人的生命安全。
第二打黑。前面说了,沙子利润很高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盗采行列,为了争夺更好的资源,抢地盘的事便开始不断发生。而随着暴力事件的演变,开始出现出一个个涉黑组织。这些组织危害治安,必须打掉。河道砂石资源管理国有化改革已经在一些市、县落地。
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沙石价格居高不下,还有其他一些原因。
第一沙石很难远距离、大规模调运,物流半径通常在20公里到30公里以内,一般是本地采沙场供应本地工地,价格的区域性非常强。
第二海沙暂时没有很好地填补河沙的空缺。在国外,海沙用于建筑很成熟,但在中国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,大部分工程方认为海沙比不上河沙和湖沙,觉得可能会腐蚀钢筋结构。市面上也出现过用淡化得不好的海沙冒充优质海沙的。其实,经过严格的淡化处理,海沙同样可以用于建筑。随着沙子的缺口一直存在,海沙也会越来越多用于建筑。
为了缓解沙子的缺口,中国也开始从东南亚、俄罗斯等地进口沙子。同时加快人工沙的生产。
未来,全球沙石供需失衡仍将是常态,沙石紧缺也是推高房价的隐形成本之一。
版权声明: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